“綠色”是最動人的底色。在重慶鋼鐵能源環保部水處理車間,他們齊心協力完成了一場從“工業場景”到“生態景觀”的蛻變。從細微處的煥然一新,到整體面貌的全面提升,每一步都寫滿了重鋼人對綠色未來的執著與踐行。
改造,從一方小小的辦公區開始。廢棄的配電箱,在中央水處理班班長蘇李手中重獲新生。
銹跡褪去,畫筆落下。那明艷的金黃,如同梵高筆下的生命力在鋼鐵之上盛放,朵朵向陽,充滿希望,為大家帶來一抹溫暖而堅定的色彩。
走進化學分析操作室,實驗臺光潔如鏡,試劑儀器排列有序,仿佛一支訓練有素的“環保儀仗隊”。
三本記錄——使用、管理、運維臺賬,字跡清晰、內容規范,見證著每一次操作的精準與責任。
走廊盡頭,一幅由環境監測工金晶親手繪制的燈箱畫靜靜佇立。畫中是江水映照廠區的晨光,是綠意環繞的廠容新貌,暖光從畫中漫出,點亮了每一位員工的通行之路。
如果說前幾處是“點”的精彩,那么水處理泵站的改造,則是“面”的跨越。設備統一著色、標識清晰可見;庫房物品定置有序,安全欄桿色彩鮮明,既強化管理,也提振精神。
那些全員參與的瞬間尤為動人:有人擦拭設備不放過一粒塵埃,有人俯身清理不遺漏一個死角。汗水落下之處,是責任,也是承諾。
這是一場由點及面的綠色蛻變,不僅美化了廠容廠貌,更在每一位員工心中種下了綠色的種子。水處理車間的故事,只是一個開始,綠色發展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向前。(周小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