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鋼鐵集團安全生產監管平臺正式上線。作為該平臺的核心技術支撐方,中鋼國際子公司——中鋼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安環院)以動態風險四色圖、智能預警、AI消防等前沿技術為抓手,構建起覆蓋全流程、全要素的“本質安全”新防線,為鋼鐵行業智慧安全管控樹立了新標桿。
鋼鐵生產流程復雜、潛在風險點多,傳統的被動應對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化安全管理需求。為此,2024年6月份,河南鋼鐵集團正式啟動智慧安全管控平臺建設項目,旨在通過信息化手段壓實安全消防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安全風險管控水平。中鋼安環院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為該平臺建設全過程提供高效、專業的技術咨詢服務。
該平臺以“動態感知、智能預警、閉環處置”為核心:依托722個煤氣報警點、工藝監測設備、視頻監控等“神經末梢”,實現對跨區域21家下屬單位的集中化管控。借助大數據與AI驅動的多級閾值預警機制,該系統不僅能夠實時捕捉設備溫度、壓力等異常狀況,還能預測潛在風險。
該平臺上線后,整改指令可實時推送至責任人移動端,隱患響應效率較傳統人工模式提高超過40%,重大風險區域的管控精度也大幅提升,使安全管理實現從“救火式”向“主動防控”轉變。
面對數據統計繁瑣、執行標準不統一等傳統痛點,中鋼安環院發揮專業優勢,創新構建“1+2+3+N”(一套平臺統籌全局,PC端與移動端靈活適配;兩端協同應用,涵蓋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監測預警三大系統;三大系統高效聯動,實現跨部門協同;N個功能模塊精準發力,覆蓋隱患排查、設備維保、應急響應等關鍵場景。)該平臺的架構體系,深度融合安全生產標準化核心要素。
同時,中鋼安環院還推出“5+1”員工風險精準畫像模型,從安全意識、安全行為等5項基礎指標以及1項行為改善激勵出發,結合“員工自評+組織評定”的履職考評機制,建立“目標制訂—分解落實—考核預警”全流程數字化閉環管理體系。這一系列創新舉措使隱患排查、設備維保等關鍵工作效率提升超過50%;配套移動App讓安全員“掌上一機、全域掌控”,實現雙重預防機制的高效落地。
針對鋼鐵行業火災風險高,且傳統消防手段存在響應滯后、識別困難等問題,該平臺部署的“火眼”AI圖像識別系統,猶如全天候值守的“安全哨兵”,為防火工作筑牢智能防線。該系統基于數十萬例火災案例訓練,可在0.1秒內識別79個重點區域的初期煙火,并同步聯動報警、視頻定位;同時實現消防設施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從檢測計劃自動生成到滅火器壓力異常上報,全面形成閉環管理,打通“預案—隊伍—物資”鏈路,使應急響應速度提升60%,為鋼鐵企業筑起堅固的消防安全防線。
目前,中鋼安環院依托在安全標準化建設、安全技術咨詢和安全數智化領域的深厚積淀,已自主構建起安全發展指數評估、動態風險評估、履職能力評估、人員風險畫像、不安全行為評估等模型體系,并成功為建龍西鋼、寧波鋼鐵、湛江鋼鐵、湖北金盛蘭、湖南華菱湘鋼、江蘇永鋼、石橫特鋼等企業搭建智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實現重大風險毫秒級動態感知、多源數據智能聯動、全流程閉環管理。
未來,中鋼安環院將持續深化安全數智化技術研發,通過技術迭代與場景創新雙輪驅動,助力鋼鐵行業構建“實時感知、智能預警、精準防控”的現代化安全管理體系,為行業本質安全升級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 (陳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