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陳曉莉 王志 報道
特約通訊員 姚翰昇 攝影
8月7日,河北省鋼鐵企業——上海大學 上善院技術對接會在上海舉辦。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特鋼企業協會,河北省政府相關部門、鋼鐵企業、用鋼集群,上海大學(浙江)高端裝備基礎件材料研究院,中國冶金報社等政、協、產、學、研、媒的有關代表匯聚一堂,開展技術對接活動,助力河北省鋼鐵行業打造“拳頭產品”和用鋼產業集群材料升級,銜接雅江工程用鋼。

圖為會議現場
多方齊聚,共話鋼鐵產業新機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石洪衛,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副秘書長趙發忠,上海大學偉長學者、上善院院長董瀚,中國冶金報社顧問、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顧問、河北省節能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大學(浙江)高端裝備基礎件材料研究院總顧問王大勇,中國冶金報社副社長范鐵軍,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級領導干部宋向黨,河北省工信廳鋼鐵工業處處長張曉輝,河北省工信廳鋼鐵工業處副處長劉楊,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一級調研員胡曉鋼,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鋼鐵科科長王義波,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原材料工業科科長孫天順,安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趙超英,臨西縣科工局副局長孫偉,河鋼集團技術總監齊建軍,首鋼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趙鵬,秦皇島佰工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國輝,河北省工商聯副主席、冀南鋼鐵董事長王樹華,中冶藍天董事長侯林澤,國智科技(河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延嶺,河北順強絲網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中國冶金報社社長助理兼經濟發展中心主任陳曉莉,普陽鋼鐵副總經理王瑞華,秦皇島佰工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迪林,秦皇島佰工鋼鐵有限公司常務副總于原浩,秦皇島佰工鋼鐵有限公司副總吉偉,唐山東華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志敏,冀南鋼鐵副總經理何海江,首鋼京唐主任研究員鄒揚,首鋼遷鋼制造部副部長齊春雨,太行鋼鐵技術副總經理侯月華,河北華冶和順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志輝,普陽鋼鐵技術總監鄭磊,永洋特鋼技術中心主任胡黎寧,河北鑫匯鋼鐵公司主任助理張麗君,燕山鋼鐵信息化部副部長侯學強,津西鋼鐵銷售大客戶經理劉小松,河北世明絲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閃,新金鋼鐵副總王清玉,安平金德隆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保龍,邯鄲市鋼鐵創新研究院部長李江,河北宏達隆業軸承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劉占乾,安平高新區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磊,安平縣昊昌絲網制造有限公司經理尚新艷等近百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由張曉輝主持。
大咖發聲,聚焦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

圖為石洪衛
石洪衛在發言中指出,盡管鋼鐵行業從需求角度已由增量發展階段邁入存量發展階段,但中國鋼鐵仍將是世界最大的鋼鐵制造中心和消費中心。在鋼鐵消費領域,制造業用鋼和建筑業用鋼未來總體趨勢是性能升級,這需要依靠創新驅動,以適應消費結構及品種結構的優化,甚至達到引導消費的目的。談及河北省鋼鐵產業,石洪衛表示,河北鋼鐵產業基礎雄厚,在制造能力、裝備水平、環境治理、綠色低碳、財務基礎、人力資源、物流條件等多方面,均處于中國鋼鐵行業先進之列。
石洪衛表示,上海大學董瀚團隊一直在新材料的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此次河北鋼鐵企業與上海大學的對接與合作,將有力推動河北鋼鐵產品高端化,引領鋼鐵品種結構升級,創造新的消費市場。

圖為趙發忠
趙發忠表示,河北省工信廳搭建平臺、組織河北鋼鐵企業與上海大學開展技術對接活動,意義重大。河北省有一批優秀的特鋼企業,是中國特鋼企業協會的會員單位。特鋼協會積極配合河北省工信廳,同向發力,支持上海大學與河北省鋼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趙發忠對董瀚教授團隊在特鋼新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推廣應用予以贊賞,指出該團隊的研究始終走在行業前沿,從面向大國重器和高端裝備的關鍵材料到后續支撐雅江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特種鋼材,其探索為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方向。
趙發忠談到,河北作為我國鋼鐵產業核心區域之一,在特鋼領域成果顯著。河鋼高端板材、首鋼特種合金、河冶科技高端工模具鋼、永洋特鋼精品長材等產品已在國家重點工程中彰顯“河北制造”實力。當前,新能源、深海工程、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新需求為特鋼產業帶來新機遇,而如何將技術突破轉化為產品優勢、在高附加值領域占據主動,是亟待探討的課題。他表示,特鋼協會積極支持多方構建緊密合作機制、推動務實合作取得成效。并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圍繞董瀚教授團隊的技術方向與河北企業實際需求,梳理攻關清單,建立“靶向研發”機制;二是借鑒雅江工程用鋼經驗,推動更多河北特鋼產品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形成“從實驗室到工程現場”的閉環;三是在河北省工信廳的組織協調下,特鋼協會發揮平臺優勢,常態化開展技術交流與人才互訪,促進創新要素在產業鏈上下游高效流動。

圖為范鐵軍
范鐵軍在講話中表示,鋼鐵行業已進入第六次下行階段,與前五次增量過程中的過剩不同,此次是減量過程中仍存在過剩。未來五年是鋼鐵行業及企業發展最關鍵的五年,行業能否度過周期取決于企業的選擇,期間必然會有企業退出市場。對于 “十五五” 期間鋼鐵行業的發展,范鐵軍建議 “以結構調整跨越新周期,以協同創效提升競爭力”。他認為,鋼鐵行業已從主要依賴需求拉動轉向更需要技術推動的階段。未來,鋼鐵行業將從以服務城鎮化為主,轉變為以服務制造業為主、服務城鎮化為輔的階段。下游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正催生上游鋼鐵產品結構的調整,近年來,鋼鐵行業不斷推出首發產品。未來,特別是 “十五五” 期間,鋼鐵企業需結合先進技術推進供需有效匹配,高質量支撐下游產業轉型,河北鋼鐵產業有望涌現出一大批服務制造業的專業化企業,延續鋼鐵奇跡。
此外,范鐵軍介紹了《中國冶金報》的情況,該報擁有報紙、21 個新媒體平臺,粉絲達 2660 萬,年閱讀量約 1.5 億。他表示,《中國冶金報》宣傳行業和企業先進經驗,旨在讓更多人關注鋼鐵行業,吸引更多資源和政策向行業傾斜,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并感謝各方支持,希望繼續作為共建共享的平臺為行業貢獻力量。

圖為董瀚
董瀚詳細介紹了在鋼鐵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及應用案例。團隊近年來與河北鋼鐵企業合作,在稀土耐蝕普碳鋼、低合金鋼、防彈鋼、軸承鋼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例如與佰工鋼鐵聯合開發的稀土耐蝕普碳鋼,引起同行廣泛關注;與普陽鋼鐵聯合研發的防雷鋼,同強度低溫韌性世界領先;與河鋼集團邯鋼聯合開發的 1700 MPa級防彈鋼板,為國防建設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撐;為澳森特鋼做了從連鑄坯到鋼絞線82B全流程組織演變圖譜,為鋼鐵企業在進行82B質量控制時提供借鑒;研發的富鐵玉米可以為缺鐵性貧血的病人提供新的補鐵選擇;研發的工業純鐵純度可達99.999%。董瀚表示,河北省鋼鐵企業已具備 “市場有需求就能干出來” 的雄厚基礎,下一步需以創新破解行業內卷,未來團隊將與河北企業深化合作,共同突破關鍵共性技術,開拓鋼鐵材料新應用場景。

圖為宋向黨

圖為王大勇
王大勇表示,在鋼鐵行業由量的發展到質的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河北省工信廳組織此次技術對接會,有利于提升河北鋼鐵產品的高端化、高品質化水平,有利于量大面廣的產品升級換代,有利于拋棄低質、低效產品,有利于實現美麗河北、經濟強省的目標。參會代表反映良好,在鋼材產量為3億噸的鋼鐵大省河北,普碳鋼的占比在70%以上,產品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會議的召開恰逢其時。河北省工信廳介紹了鼓勵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導向,用鋼企業表達了希望新產品、新規范、新標準盡快出臺的心聲,通過標準引領,創造新市場、新消費、新效益。與會鋼鐵企業紛紛表示對突破產品雷同、市場雷同、工藝雷同、內卷嚴重桎梏的急迫意愿,高性能鋼鐵材料科學家團隊基于“四個面向”開展科學探索實踐,推出了一系列可以滿足下游需求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亟須落地為貨架產品,真正把科學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與會代表深度交流,成果頗豐。

圖為張曉輝
企業交流,表達技術需求與合作意愿
隨后,河鋼集團、首鋼股份、佰工鋼鐵、冀南鋼鐵、普陽鋼鐵、永洋特鋼、首鋼京唐、首鋼遷鋼、津西鋼鐵等企業代表結合自身發展需求,與董瀚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企業普遍關注非調質鋼韌性提升、稀土鋼穩定性控制、高強鋼連鑄坯裂紋防治等技術難題并表達了參與雅江工程等國家重大項目的意愿。
用鋼企業代表也積極發聲,國智科技、河北世明絲網、順強絲網等企業提出,希望將稀土耐蝕鋼等新型材料應用于緊固件、絲網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并依托數字化平臺實現質量追溯與成本精準控制。
趙超英在會上介紹了安平絲網歷史,目前產品涵蓋 6 大系列、400 多個品種、6000 多種規格,是河北省首個突破千億級的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產品。希望通過此次對接,推動安平絲網產業與重大工程建設及鋼鐵企業深度合作。
政策發力,“拳頭產品”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宋向黨在總結發言時表示,河北省鋼鐵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具備先進的裝備基礎和領先的綠色水平。下一步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方向是加快推進產品升級,而產品升級的核心是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持續推出新產品,滿足和引領市場需求,最終通過產品升級實現效益升級。
宋向黨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支持有條件、有能力、有積極性的鋼鐵企業創新發展,引導其選準細分領域,研發新材料,提升產品附加值。目前河北省工信廳已組織業內專家,對全省鋼鐵企業產品進行全面梳理,初步確定了10種有代表性的拳頭產品。下一步將通過推進項目建設、解決具體問題、落實支持政策等舉措,將這些產品打造成在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形成有市場話語權的拳頭產品。拳頭產品名錄還將實施動態調整。希望相關企業聚焦產品升級,加大拳頭產品打造力度,盡快形成競爭力,加快推進河北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對接會的成功舉辦,為河北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與會企業與董瀚團隊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后續將通過技術攻關、項目合作等形式,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共同書寫河北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