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本報評論員
2025年5月10日,迎來了第9個中國品牌日。我們將以創新驅動為筆,以品質提升為墨,濃墨重彩撰寫中國式現代化征程的強國鋼鐵品牌宣言。
品牌作為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載體,既是領軍企業鍛造百年基業的戰略資產,又是支撐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向上突圍的核心支點。當前,鋼鐵行業處于減量調整期、面臨“內卷式”競爭,行業需求步入下行通道,鋼鐵行業尤需以品牌建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載體。正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所指出的:行業問題在需求側但解決方案在供給側。從被動應對需求萎縮到主動重構供給生態,從深陷同質化價格戰到鍛造差異化優勢,從依賴規模擴張到激發品牌溢價效應,中國鋼鐵正以打造強國鋼鐵品牌破“內卷”、勇突圍,以鋼鐵讓世界更美好的愿景煥發新活力。
鑄就強國鋼鐵品牌,需以技術創新提升品牌含“新”量。科技創新不僅是突破技術瓶頸的利器,還是培育品牌生命力的基因工程。多年來,中國鋼鐵持續以創新驅動實現重大突破,不斷在多個關鍵領域形成品牌競爭優勢。例如,寶鋼股份推出全新電鍍鋅吉帕鋼系列產品,助力新能源汽車實現輕量化蝶變;首鋼集團開發第三代超高強汽車板制造技術,國內首發成型增強雙相鋼及空氣淬火鋼,讓創新成為企業品牌標配;龍騰特鋼以“隱形冠軍”之姿深耕特鋼領域,持續創新研發耐磨鋼系列產品,塑造工程機械領域“鎧甲”……中國鋼企在高端裝備、大國重器、民生工程等領域樹立起中國制造的品質標桿,無一不生動詮釋著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品牌建設的新圖景。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興起,隨之而來的新需求更需要創新來滿足。以創新賦能品牌,以優異品質吸引顧客,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才能占得先機、贏得優勢。一方面要以科技創新打造品牌“護城河”,避免陷入“低層次價格戰”,真正推動企業競爭從“拼價格”轉向“比價值”;另一方面要強化協同效應,積極構建行業創新生態圈,通過技術共享增強產業鏈話語權。鋼鐵企業只有將創新基因融入品牌發展血脈,才能在技術迭代中永葆生機,在價值重構中實現持續領跑。
鑄就強國鋼鐵品牌,需以低碳為導向提升品牌含綠量。真正有序的品牌競爭須基于消費者對產品的整體認知、深度挖掘內在需求以及對細分消費市場的精準洞察。“雙碳”時代,面對下游用戶的低碳發展需求,中國鋼鐵需持續提高品牌含綠量。在華北平原,河鋼打造氫冶金直接還原鐵技術正演繹綠色變奏;在廣州灣,寶鋼股份寶山基地與青山基地聯合發布的BeyondECO-30%低碳排放硅鋼產品,向全球鋼鐵生態圈合作伙伴做出莊重的“綠色承諾”;在煙雨江南,永鋼集團算好“綠色循環賬”,帶動上下游企業加快源頭減碳,譜寫碳減排持續深入的工業詩篇……低碳星火持續點燃產業變革的“綠”光。一方面,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研發生產綠色低碳產品,積極引導下游行業綠色低碳消費;另一方面,合作推廣“綠色供應鏈” 案例,通過多種形式凸顯雙方在綠色消費中的協同價值。
鑄就強國鋼鐵品牌,需以公平誠信提升品牌含金量。誠信是金。建設誠信體系并推動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對于鋼鐵企業而言,不僅關乎品牌聲譽,還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在鄂城鋼鐵, 2025年誠信文化建設活動如火如荼;在包鋼股份,完善的質量信用標準體系逐漸形成,用制度守護誠信;在陜鋼龍鋼,全國質量誠信先進企業、全國質量檢驗先進企業、“消費者信得過品牌”等榮譽稱號紛至沓來。以誠信鑄造金字招牌,歷經滄桑而常青不衰。一方面,倡導企業牢固樹立契約精神,深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改革;另一方面,推動行業強化自律,構建良性市場生態,合力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競爭環境。我們要下硬功夫積極打造鋼鐵企業公平、誠信的營商環境,跳出同質化競爭、“內卷式”競爭的“死胡同”,鍛造差異化品牌競爭優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東風浩蕩滿目新,奮楫揚帆正當時。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讓我們以創新為引擎、以需求為準繩、以誠信為靈魂,傾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就強國鋼鐵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