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賈林海 報道
上海鋼聯 供圖
7月11日—12日,2025“我的鋼鐵”年中大會暨鋼鐵產業鏈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大會現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蔡進、全聯冶金商會秘書長賈銀松、友發集團總經理陳廣嶺、上海鋼聯聯席董事長兼總裁高波致辭。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俞建拖;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穎生;鋼協首席分析師,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擁軍;上海鋼聯鋼材首席分析師汪建華發表主題報告。中國冶金報社副社長范鐵軍等領導出席會議。上海鋼聯副總裁任竹倩主持會議。
蔡進在致辭中表示,發達國家基礎設施改造更新、東南亞國家大量固定資產投資及第三世界國家建設設施發展起步等,都將成為中國鋼鐵“走出去”的機會。鋼鐵企業應具備國際化視野,把握產業發展新機遇。
賈銀松認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面臨三方面挑戰:一是傳統需求收縮與高端用鋼需求增長并存;二是國際環境風云變幻,美國“關稅戰”“貿易戰”給全球市場秩序帶來較大沖擊;三是超低排放改造邊際效益遞減,成本與環保雙重壓力倒逼行業加速蛻變。
陳廣嶺表示,在現階段市場環境下,產業鏈單一節點的單打獨斗已不再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唯有聯合協同發展才能在困境中實現突圍。
高波表示,數據已逐步成為企業經營決策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當前,行業參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借助數據與分析、創新與技術的力量來推動行業發展。

大會現場
俞建拖針對行業發展提出建議:一是重視三大外部約束:需求結構變化、低碳綠色趨勢、地緣政治風險;二是行政指導與行業自律并行,推動產能管理;三是不僅要有投入產出矩陣,還要有產業風險矩陣管理;四是緩解行業并購和市場出清過程的陣痛;五是把握低碳轉型和技術升級節奏;六是用好ESG工具,管理產能出海風險。
王穎生分析了美國關稅政策對行業的影響,從直接出口來看,對我國鋼材產品直接出口至美國的沖擊相對有限,考慮到美國鋼材主要進口國也是我國鋼材重要出口國,因此美國加征關稅對我國鋼材出口總量構成潛在威脅;從間接出口來看,可能會對我國鋼產量和消費量造成一定影響。
李擁軍認為,判斷產業周期的關鍵不是產量,而是需求。現代化國家人均粗鋼消費量維持在500千克左右是常態,而我國人均粗鋼消費量在500千克以上僅持續了10年,未來仍有空間。
汪建華認為,今年下半年鋼材市場供給約束增強是大概率事件。在他看來,下半年鋼材價格在合理控產中有反彈機會,主要是考慮到宏觀利好政策持續加碼等。

簽約儀式現場

啟動儀式現場
會議還舉行了友發集團與上海鋼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及“唐山盈升國貿物流園區價格指數”項目啟動儀式。在王穎生、賈銀松、范鐵軍、唐山盈升國貿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愛華、上海鋼聯聯席總裁夏曉坤的共同見證下,“唐山盈升國貿物流園區價格指數”項目正式啟動。
會議舉行了6場同期論壇、2場主題培訓、5場產業峰會,涵蓋鋼鐵原材料、鐵合金、建筑用鋼、特鋼等品種,以及北方區域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國際鋼鐵市場等內容。
此次會議由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鋼鐵網)、友發集團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