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賈林海 報道
記者 朱亞明 攝影
8月8日,在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和第二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開幕式上,作為鋼鐵工業在綠色低碳、先進材料研發方面的最新成果,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兩部新書: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策劃組織編寫的《中國鋼鐵實現超低排放的努力與成效》,和由上海大學(浙江)高端裝備基礎件材料研究院院長董瀚教授等撰寫的《高超純鐵的制備與特性》重磅發布。

圖為新書首發揭幕儀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鋼協副秘書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副會長蘇長永,董瀚,冶金工業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陳琢共同為新書首發揭幕。

圖為蘇長永
《中國鋼鐵實現超低排放的努力與成效》一書生動還原了中國鋼鐵工業從“高耗能、高排放”到“超低排放”的轉型歷程。蘇長永為該書首發致辭。他介紹,該書系統梳理了中國推進實施鋼鐵超低排放的政策背景、推進歷程和成果成效,總結了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的政策體系和技術措施,遴選了一批優秀企業案例和工程解決方案,展示了中國鋼鐵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信心、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績,展現了中國鋼鐵與世界鋼鐵同行分享經驗的開放胸襟和世界情懷。

圖為董瀚
《高超純鐵的制備與特性》一書是一本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和未來產業加速培育背景下,鋼鐵材料逐浪“純度革命”前沿的精品力作。董瀚為該書首發致辭。他介紹,該書系統梳理和全面總結了4N級—5N級高超純鐵的制備工藝,包括火法冶金、濕法電解及真空區熔等,深入剖析了其物理、化學及力學特性。該書的撰寫源于高超純鐵項目的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凝聚了團隊專家學者的智慧與心血,書中各章節源自項目各課題的工作內容,展現了高超純鐵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的全過程。

圖為陳琢
陳琢表示,“目前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干凈’到了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的程度”,其間多少付出、多少努力,都濃縮在《中國鋼鐵實現超低排放的努力與成效》這本23萬字的著作中。而《高超純鐵的制備與特性》的問世則填補了4N級—5N級高超純鐵的制備工藝、特性及應用的出版空白,其創新技術與工藝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鋼鐵人突破鋼鐵新材料純度極限的攻堅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