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成
2025年第3季度“反內卷”、核查超產、高需求等因素推升煤價重心上移,焦煤期貨價格基本維持在1100元/噸~1300元/噸區間震蕩運行。
10月份,焦煤期價由區間下沿向上沿反彈,截至10月27日收盤,焦煤2601合約價格由月初1120元/噸漲至1250元/噸附近,月漲幅約為11%;焦炭2601合約價格由1625元/噸漲至1760元/噸附近,月漲幅約為8%。現貨方面,國內外焦煤價格普遍呈現上漲態勢,上漲幅度為10元/噸~70元/噸。10月初焦炭價格再度完成一輪提漲,10月中旬以來焦企陸續開始第2輪提漲,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后,此輪提漲逐步落地。
從運行邏輯來看,國慶、中秋假期結束后,“雙焦”市場整體氛圍偏暖,一方面,下游經過國慶、中秋假期對于廠內原料庫存的消化后,存在一定補庫空間,且當前鋼廠高爐開工率保持高位,拉動原料需求,支撐上游企業提價信心;另一方面,雖然近幾個月焦煤進口量逐步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壓制煤價反彈節奏,但假期后蒙古國煤炭通關量下滑,且影響供給減量的傳聞不斷,如海關地磅系統問題、個別礦換面生產等。此外,據有關機構調研,國內內蒙古烏海、棋盤井地區多數漏填煤礦因邊坡治理及資源重組等原因停產,涉及產能約2830萬噸,導致當地市場煉焦煤原煤供應縮減,助力煤價反彈。
焦煤產量預期階段性回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為4.1億噸,環比增長5.4%,同比下降1.8%,降幅比8月份收窄1.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為1372萬噸。1月—9月份,原煤累計產量為35.7億噸,同比增長2.0%。國內原煤產量受核查超產政策影響,在7月份下滑較為明顯,8月、9月份開始逐步回升。煉焦煤方面,8月份焦精煤產量為3697萬噸,環比下降9.6%,同比下降10.9%。1月—8月份焦精煤累計產量為31574.46萬噸,同比增長820.62萬噸,增幅為2.7%。
此前核查超產政策影響的更多是動力煤產區,8月份煉焦煤產量下滑或與階段性環保限產及安全監管趨嚴有關。數據顯示,10月份523家煉焦煤礦山日均精煤產量為76.65萬噸,較9月份回升2.8萬噸,整體處于往年同期中位水平。進入采暖季,在保供的氛圍下,煤礦生產率有望保持穩中有增,但需持續關注安全監管等政策對生產節奏的影響。
進口煤穩中有增,同比降幅收窄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進口煉焦煤1092.37萬噸,刷新今年初以來單月進口量紀錄,環比8月份增長7.49%,同比增長5.41%。1月—9月份累計進口煉焦煤8353.12萬噸,同比下降575.9萬噸,降幅為6.45%,焦煤進口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焦煤增量壓力。
分國別來看,主要是美國焦煤進口減少量,從今年第2季度開始,受關稅等因素影響,我國自美國進口焦煤量清零,目前累計同比減量為423萬噸,約占焦煤總減量的73%。目前來看,美國煤暫時沒有恢復進口的跡象,全年累計同比將減少776萬噸。
同比減量的還有蒙古國焦煤(下稱蒙煤),數據顯示,1月—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蒙煤4174.7萬噸,同比下降167.16萬噸,降幅為3.8%,但8月、9月份蒙煤進口量均在600萬噸左右的高位,使得同比降幅持續收窄。數據顯示,10月份蒙煤甘其毛都口岸日均通關量為12.8萬噸,環比9月份下滑4萬噸,同時結合往年進口規律來看,預計10月份蒙煤進口量將有所回落。不過此前市場消息稱蒙煤通關將計劃通過自動化裝卸提高運力,后期有待關注,預計全年蒙煤進口量或同比持平。
同比增量的主要是加拿大焦煤,1月—9月份累計進口819.32萬噸,同比增加144.47萬噸,增幅為21.4%。此外俄羅斯焦煤、澳大利亞焦煤累計進口同比絕對變化量較小。
焦價提漲艱難落地,焦炭產量小幅波動
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焦炭產量為4256.0萬噸,環比下降0.09%,同比增長8.23%。1月—9月份累計焦炭產量為37588.2萬噸,同比增量為1323.6萬噸,增幅為3.65%。10月份以來隨著煤價上漲,焦化環節成本抬升,總體盈利水平較差,焦價上漲分別于10月1日和10月27日落地,累計上漲100元/噸~130元/噸。
不過由于下游鋼廠端盈利空間被壓縮,焦價提漲節奏較慢。數據顯示,10月份獨立焦企日均焦炭產量為65.5萬噸,較9月份下降0.5萬噸,整體生產維持穩中有降態勢。
鐵水產量尚處高位,關注下降壓力
需求方面,近期鋼材價格表現弱于原材料,致使鋼鐵行業盈利空間收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247家鋼廠盈利面縮小至47.6%,較8月份高點下降20.8個百分點。
受利潤收縮影響疊加近期環保政策趨嚴,河北部分區域鋼廠收到階段性限產通知,導致鐵水產量有所下滑。目前日均鐵水產量為239.9萬噸,同比增加4.2萬噸,總體尚處于相對高位,按照往年情況來看,11月、12月份的淡季期間,鐵水產量往往趨于下滑,后期關注鐵水產量的下滑斜率。
整體來看,目前“雙焦”供需均在相對高位水平,庫存總體壓力可控,供給端時常會出現擾動傳聞,促使價格偏強運行,但波動較為劇烈。
后期關鍵點在于需求側,隨著傳統淡季來臨,若鋼材價格疲軟導致鋼廠利潤進一步惡化并引發減產,鐵水產量回落,將對本輪“雙焦”價格的反彈高度和持續性構成嚴峻考驗,預計“雙焦”價格在強現實與弱預期的博弈中震蕩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