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減量、低碳是鋼鐵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盡管有難度,但是各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市場環境,各企業要從長遠著眼,積極應對減量化發展趨勢。鋼鐵制造流程的智能化必須從工藝側和信息側協同發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10月17日召開的鋼鐵制造流程“層流式”運行、專線化生產技術專題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指出。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黃導、中國鋼研副總經理趙棟梁以及鋼鐵企業、科研單位和高校等的代表約120人出席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金屬學會、鋼鐵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金屬學會冶金流程工程學分會、煉鋼分會、連鑄分會、冶金自動化分會共同協辦。
殷瑞鈺闡釋,工藝側攻關是減少隨機等待的路徑交叉造成的不確定性,搭建適合流程智能化運行的“工藝底座”,為信息側的數據貫通鋪路架橋,而信息側攻關則是在優化的“工藝底座”上,為流程高效運行賦能,及時發現工藝堵點,降低試錯成本,實現跨工序高效協同運行。推進“層流式”運行、專線化生產模式正好契合了上述技術需求,應屬于行業共性技術范疇,是下一步鋼鐵制造流程技術轉型發展須密切關注的方向之一。
此次會議是以中國鋼研和北京科技大學聯合項目團隊在河北唐山典型鋼鐵企業的流程智能化升級取得重要突破為案例和切入點,深入探討鋼鐵制造流程“層流式”運行、專線化生產技術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效果。會議一致認為,“層流式”運行、專線化生產是鋼鐵制造流程實現綠色低碳化和智能化發展的關鍵技術。需在全行業完善理論支撐體系、技術工具的有效利用和大生產實踐等方面協同推進,共同推動我國鋼鐵制造流程向“動態有序、協同連續”的方向持續邁進。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還就鋼鐵制造流程“層流式”運行、專線化生產技術的可行性從多維度進行熱烈討論。鋼鐵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曾加慶、中國鋼研副總工程師孫彥廣、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劉青、首鋼京唐副總經理袁天祥、中國寶武武鋼有限管控中心主任陶曉林、中國寶武馬鋼煉鋼廠副廠長韓寶、中冶京誠副總工程師常海分別結合實踐和研究進行了交流發言。 (林路 王宇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