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煉鐵事業部深入貫徹落實該公司“算賬經營”理念,將節能降耗、降本增效作為管理重心,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聚焦鐵前系統壓縮空氣消耗偏高的難題,展開了一場全員參與、全面覆蓋的能耗管控攻堅戰。
煉鐵事業部鐵前系統涵蓋燒結、高爐、焦化多道工序,壓縮空氣使用點眾多、分布散亂,長期以來存在“用氣無管控、耗能不精準”的粗放現象。現場調研發現,部分皮帶吹掃閥門處于“常開、全開”狀態;脫硫脫硝、除塵系統反吹周期設置偏短,存在過度用氣;大量儀表用氣開度缺乏規范,現場漏點頻現,節能降本迫在眉睫。
面對問題,煉鐵事業部不等不靠,迅速組建專項攻關團隊,建立“能源地圖”,對全系統2636個壓空使用點進行全面梳理、分類施策,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和管理方式升級。
“這個閥門為啥只開這么一小道縫?以前不都是‘火力全開’嗎?吹得干干凈凈多省事。”面對供料車間現場員工的疑問。正在檢查高爐主皮帶閥門開度的老師傅何建明說道:“這叫‘精準供氣’,咱們現在是在‘掐著表’算賬呢!你看著它只開30%,吹掃效果經過驗證完全達標。以前全開,那是‘大炮打蚊子’,大量的氣都白白浪費掉了。你算算,這一個點省一點,全廠幾百個點,一年下來是多少?”
正是這無數個“一道縫”的精細調整,使高爐工序壓空單耗從51.36m3/t降至41.08m3/t,降幅近20%。
經過系統治理和持續優化,煉鐵事業部壓空用能點位由2636個整合為2459個,優化率達6.7%。截至1-9月,壓空單耗較原來降低11.74m3/t·Fe,累計創效820萬元。
通過這一場場發生在基層的“精打細算”,煉鐵事業部成功地將“壓縮空氣”這個不起眼的消耗項,變成了踐行算賬經營、實現降本增效的“樣板間”。
下一步,煉鐵事業部將繼續深化能源精細化管理,推動算賬經營走深走實,為重慶鋼鐵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齊萬兵、廖芩、王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