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初以來,馬鋼煉鐵廠燒結一分廠1號、2號燒結機作業區推廣厚料層燒結技術年節約焦粉約5000噸、提高蒸汽回收率并使年發電量增加800萬千瓦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節能答卷”。
作為鋼鐵企業生產鏈上的關鍵環節,馬鋼煉鐵廠燒結一分廠1號、2號燒結機作業區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精細管理為抓手,用行動證明:節能不是負擔,而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煥“新”不僅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的傳承。
燒結工序是鋼鐵生產的能耗“大戶”,1號、2號燒結機團隊緊盯行業先進技術,實施多項節能改造:全面推廣梯形布料厚料層燒結技術,通過將料層厚度從730毫米提升至860毫米,有效降低固體燃料消耗,減少碳排放1.2萬噸;升級帶冷機余熱回收管道,余熱鍋爐蒸汽回收效率提高了15%,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3200噸;投用微負壓點火控制系統,引入微負壓點火技術,使煤氣單耗下降8%,年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技術煥‘新’不是口號,而是實打實的效益。”馬鋼燒結一分廠負責人程濤說,今年初以來,2臺燒結機的噸礦工序能耗已降至47.3千克標準煤,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節能增效離不開全員參與和精打細算。近年來,該分廠始終以“精益管理”為核心,構建全覆蓋的能源管控體系:能耗對標“一機一策”,建立單機(臺)能耗數據庫,每日分析電耗、煤氣消耗等關鍵指標,及時調整生產參數;今年4月以來,1號、2號燒結機通過漏風治理,電耗環比下降8%;實踐循環經濟,100%回收利用除塵灰、返礦等廢棄物,年減少原料采購成本1500萬元;脫硫副產物全部再利用,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開展班組節能競賽、“金點子”征集活動,采納了員工提出的燒結機頭機尾密封改造、混合料水分智能控制等建議后,年節能效益達80萬元。
程濤表示,下一步,該分廠將以1號、2號燒結機為樣板輻射推廣,持續推動節能增效與煥新升級深度融合,既算經濟賬,又算生態賬,為行業綠色轉型貢獻實踐智慧。 (褚云 程軍)
《中國冶金報》(2025年08月0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