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行業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效率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重慶鋼鐵物流運輸部公輔車間以“小動作”撬動“大效益”,積極踐行“精益運營”理念,用巧思妙改破解難題,推動效率與效益雙提升。
在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戰略引領下,公輔車間深入貫徹“精益運營、極致效率”理念,圍繞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優化運營模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方面開展創新實踐,為企業提質增效貢獻堅實力量。
1.盤活“空廠房”,解庫存難題
自2024年8月以來,重慶鋼鐵中厚板產品庫存居高不下,產線末端庫存量一度達9435噸,成為制約生產的“老大難”。大量鋼板堆積占用倉儲空間,影響后續探傷、改剪等關鍵工序效率,形成生產瓶頸。
公輔車間從“盤活存量、提升效率”出發,經實地調研和可行性分析,決定將停產產線的閑置廠房改造為鋼板臨時存儲庫房。然而,原廠房行車設計用于吊裝螺紋鋼,吊具及整流控制柜不適用于鋼板裝卸。對此,車間聯合設備室利用現有庫存備件對電磁鐵吊具及其供電、控制系統進行系統性改造,結合已有設備完成整套系統升級,成功實現鋼板分張與裝卸功能,并通過特種設備檢測,達到了生產要求。
這一改造有效緩解了庫存壓力,保障生產流程順暢,節約設備采購和安裝費用超33萬元,真正做到了“花小錢、辦大事”。
2.廢舊變寶,清理秤臺不用愁
汽車衡秤臺漏料積水嚴重也是影響效率的“隱形殺手”。清理難度大、頻率高,導致頻繁停機檢修,嚴重影響物流稱重系統穩定性。
公輔車間技術人員趙宇辰發揮“精益運營”智慧,未直接采購新設備,而是通過設備利舊改造,回收公司內部廢鋼材料,組織自主設計制作秤臺專用清理裝置。根據不同清理場景,逐步改進并制作兩種專用工具:T字型兩側帶尖的棒桿適用于復雜清淤作業;小T字型棒桿適用于空間受限區域。
這一創新成效顯著,原本非計劃停機時間從每周3次減少到每月2次;部分汽車衡實現全年零檢修;每次清理所需人力從7-8人減少到4-5人,作業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這些改進不僅提升了設備運行穩定性,更為物流系統的高效運轉提供了堅實保障。(劉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