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鄂城鋼鐵煉鐵廠以價值創造為工作主線,通過深入踐行“三個一”理念,將各車間責任區系統嵌入鐵前全流程,精準核算“鐵前經營賬”,推動燒結、煉焦、原料、TRT等各工序超額完成階段目標。
算清“每一分錢”,把指標變成“硬約束”
為讓“算盤珠”撥得響,煉鐵廠把“經營賬”拆成多個“子母扣”:氮氣、焦氣、煤氣……每顆扣子對應一個車間責任區,每天早會準時推送“成本短信”,“紅黃綠”燈預警,超支立即“熔斷”。

“以前只管產量,現在先問效益。”燒結車間新改造的點火爐正在工作,車間主任趙文章指著在線儀表說,這個新工藝創新,有效降低焦氣單耗,累計降本超兩百萬元。
高爐車間有次爐頂冷卻氮氣流量躥升,車間黨支部書記張杰10分鐘內趕到現場,調節后,當天就把單耗拉回正常范圍內。
跑好“每一分鐘”,讓停風停電變成“現金流”
“每耽誤1分鐘,高爐生產就損失2萬元。”自動化車間員工把“分鐘”量化成“鈔票”,圍繞高壓系統度夏、皮帶紅送等5個場景開展“零故障”競賽。
雷雨季節,攻關突擊隊提前20天完成61處防雷接地整改、32臺空調清洗、19條電纜頭局放檢測,實現高溫雨季“零跳閘”,預防電氣設備故障,節約電費成本。
噴煤車間更不示弱,TRT 發電兩條鐵律被貼上機房門。攻關小組每天召開“十分鐘數據會”,對煤氣溫度、壓力、含塵量進行“秒級”調優。
扛起“每一個人”,把“崗位”變“戰位”
“成本每低1元,高爐就多賺1元。”這句口號成為煉鐵廠員工的共同“口頭禪”。

原料車間把“配料誤差率”壓縮到極致,連續5個月降本200萬元;煉焦車間創新工作法,小煙道下火處理時間縮短了3.5小時,煤氣單耗顯著降低;回收車間緊盯“洗油消耗”,每車取樣、每班標定,5個月節約90萬元。(晏芳)
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崗位能創效
煉鐵廠將把“算賬經營”推廣到全員崗位
讓每一滴氮氣、每一度電、每一克焦油
.......
都變成效益的“金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