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報道
鄒瑩 攝影

圖為會場
9月5日,推進鋼結構建設工程高質量發展暨型鋼產業鏈協同共建研討會在山西太原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副秘書長石洪衛,中國冶金報社副社長范鐵軍等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聚焦“好房子”建設需求,以熱軋H型鋼應用推廣為核心,旨在搭建區域市場協同差異化排產的交流平臺,推動行業從低價競爭向價值競爭轉型,助力全產業鏈提質增效。

圖為夏農
會上,晉南鋼鐵總裁張天福致歡迎詞,山西省鋼結構協會會長李海旺、山西省鋼鐵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謝力致辭,石洪衛發表講話,夏農做總結講話。中鋼協規劃發展部主任王濱主持會議。

圖為張天福
張天福認為,當前,鋼結構建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熱軋型鋼憑借其顯著優勢,已成為生態背景下鋼結構建筑的首選材料。他就熱軋型鋼發展提出4點建議。一是突破發展困境,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推動熱軋H型鋼品種規格多樣化,加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二是深化產業鏈協同,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型鋼全產業鏈整體效能。三是規范市場秩序,通過區域協同和差異化排產,避免惡性競爭,實現型鋼產業自律發展。四是提升技術水平,推動企業對標先進,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落地。

圖為李海旺
李海旺表示,從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到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現代化廠房,再到城市更新中的裝配式公共與民用建筑,鋼結構憑借抗震性能好、使用效率高,資源循環性強等優勢,已成為山西建綠色家園、筑品質工程的重要支撐。當前,山西鋼結構產業正處于從規模增長到質量提升的關鍵階段,既面臨著國家住建部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的政策機遇,也面臨著型鋼產品標準對接不暢、產業鏈上下游信息不對稱、區域協同機制不健全等現實挑戰。

圖為謝力
謝力指出,軋制型材與焊接型材相比,具有綠色、質量高且穩定、成本低、效率高等優勢,是今后鋼結構產業發展所需的優先選用的材料,也是鋼結構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對此,他提出3點建議。一是完善和細化軋制型材的使用標準,尤其是相關設計標準。二是軋制型材制造企業應加大產品品種創新力度,拓寬應用領域。三是調動鋼結構軋制型材使用相關方的積極性,在設計、加工、制造、營銷、流通、使用維護等方面共同發力,系統推進該項工作。

圖為石洪衛
石洪衛在講話中強調,鋼結構建筑前景廣闊,目前在推廣上遇到一些“瓶頸”,突破這些“瓶頸”需要依托產業鏈協同,形成“政策—需求—設計—標準—制造—應用”的閉環體系,尤其是未來要更多地從應用場景出發設計相關標準。同時,他特別強調,維護市場秩序、加強行業自律有三點關鍵,一是企業有意愿,二是政府有監管,三是行業有手段。他建議可通過監管平臺確定型鋼主導品種的標桿成本,先試先行,進一步推動鋼結構產業鏈協同發展。

圖為王濱
隨后,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中心處長馬欣伯、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工程師王喆、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院長趙一臣、上海鋼聯副總裁任竹倩圍繞鋼結構建筑發展機遇與挑戰、高效能熱軋型鋼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實踐、型鋼市場運行態勢及未來展望等熱點做主旨報告,東浩蘭生上海黃浦分公司策劃總監莊擎介紹了2025中國鋼結構建筑生態大會籌備情況。

圖為馬欣伯做題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機遇與思考》的主旨報告

圖為王喆做題為《推動高效能熱軋型鋼在建筑工程應用——研究與實踐》的主旨報告

圖為趙一臣做題為《從產業鏈角度對熱軋型鋼在鋼結構建筑上的應用探討》的主旨報告

圖為任竹倩做題為《當前型鋼市場運行態勢及未來展望》的主旨報告

圖為莊擎

圖為范鐵軍
夏農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鋼結構建筑一定是我國建筑體系中最有競爭力的技術體系之一。從人力成本看,鋼結構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人工效率高的明顯優勢。從碳排放來看,鋼結構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碳減排的成本上具有很大的比較優勢。從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來看,鋼結構建筑綠色節能優勢將會隨著時間而逐步增強。從產業鏈協同發展來看,隨著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協同效率和質量的大幅提升,標準、設計等相關問題都會得到有效改善。
他同時也指出,當前,推動鋼結構建筑發展,尤其是在鋼結構住宅的推廣上仍然存在現實困難,但可以明確方向是正確的。目前已出現鋼結構建筑與鋼筋混凝土單位造價持平范例、產業鏈協同平臺逐步建立且效率大幅提升等積極變化,他勉勵參會企業要繼續努力推動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協同發展。
會議同期還舉行了閉門會議,與會企業代表圍繞型鋼產業鏈協同共建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此次會議由中鋼協指導、晉南鋼鐵承辦,來自鋼結構建筑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領域的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生產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