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軋鋼廠行車車間熱卷行車丙班
2024年深陷“生產低效率”的泥沼
班組通過對標找差、精簡流程、設備改造
平均吊運時間縮短至20%
設備故障率下降50%
整體生產效率提升25%
連續6個月
在中南鋼鐵班組關鍵指標提升競賽中
取得100%進步
曾經的“生產低效率”難題
化作了激勵更多班組奮勇前行的動力源泉
對標尋路 向效率高地發起沖鋒
“吊車尾肯定也能翻身把歌唱”面對困局,丙班班組長周裕欽毅然扛起“破局大旗”,帶領班組成員深入開展對標找差工作,一方面主動與車間高效班組交流,學習先進經驗;另一方面,組織團隊對自身生產流程進行“解剖”式分析。通過對比發現,作業流程繁瑣、設備維護不足、人員技能參差不齊,正是制約效率提升的三大“攔路虎”。
流程再造 讓吊運節奏“快起來”
“全面梳理吊運流程,找出破綻”,班組邀請地面指揮作業人員、車間技術員共同參與,全面梳理吊運流程,成功將原本復雜的12道工序精簡為8道。過去行車工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吊運物料,常出現等待現象,現根據不同生產任務的優先級和緊急程度,合理安排吊運順序,有效縮短吊運響應時間30%,避免了分配混亂、等待時間長等低效問題。
設備煥新 為高效生產“強筋骨”
“每次下坑抓渣,心都提到嗓子眼!”,班組所管轄的35號行車在實施旋流池抓渣作業中,鋼絲繩閉合時常出現跳槽現象,導致更換頻繁,加大成本消耗的同時影響生產節奏。為解決問題,班組迅速組建攻堅小組,翻閱技術資料,深入現場觀察測量,“揭露”水流沖擊與抓斗結構缺陷的“雙重陷阱”。通過實時監測旋流池水位與水流速度,精準計算鋼絲繩下坑閉合的“黃金時間”,同時采用尼龍套材質軸承對抓斗夾具軸承進行升級改造,經過多次方案調整,困擾班組數月的“跳槽魔咒”終被破解。曾經三天兩頭“鬧脾氣”的設備,如今變得穩定可靠。此外,班組制定了“日點檢、周保養、月檢修”的三級維護機制,時刻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技能升級 打造高效作業“尖兵連”
針對班組成員技能不足問題,班組組織開展“師徒結對”“技能擂臺賽”等活動,以“一對一”幫扶模式推動班組成員技能提升。此外,每月開展“效率提升”主題培訓,邀請車間吊運行家授課,同時班組成員也紛紛走上講臺,分享自己在吊運操作中的小竅門、小創新。為了提升操作熟練度,班組還模擬真實作業場景,組織“限時吊運挑戰”比賽,在一次次的訓練中,班組成員的操作技能顯著提升,個個都成了吊運的“行家里手”。(周裕欽 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