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能源環保部動力車間開關站班緊扣“百千萬”工程推進要求,將降本增效的“實招”深耕于工作一線,讓安全創新的“真章”彰顯于生產實踐。班組圍繞26個高壓站點安全運維核心任務,既在設備維修、成本管控上亮出硬招,又在安全保障、技術創新上收獲實效,以實干書寫降本與安全雙贏答卷。

守牢安全“基本盤”,以規范操作夯實降本根基
開關站班肩負中南股份21個無人值守高壓站點、4個空壓站高壓室及煤氣柜區高壓室的倒閘操作重任。26個高壓站點的穩定運行,是降本增效的前提——操作失誤引發的設備故障、工作票疏漏導致的安全事故,均會造成額外成本損耗。對此,班組以“規范操作”為核心抓手,嚴守電氣倒閘操作規定,將倒閘操作十二步標準操作法貫穿全程,從源頭規避安全風險與成本浪費。
1-9月,班組累計接收工作票257張、完成倒閘操作2077次,憑借“零疏漏”的流程管控,實現電氣檢修工作票合格率100%、高壓電氣倒閘操作正確率100%;自2014年班組成立以來,變電站兩票合格率始終保持100%。這份“全合格”紀錄,既是班組安全管理的扎實成果,更以“零事故、零損耗”為降本增效筑牢堅實根基,讓“安全就是最大節約”的理念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拆解維修“成本賬”,以自力攻堅亮出降本實招
面對設備故障,班組摒棄“花錢買省事”的思維,以“自力修復”為破題之策,精細拆解成本,全力攻克難題,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以實際成效彰顯降本力度。
6米焦化高壓站點主控室蓄電池核容設備突發故障時,班組第一時間算清“三本賬”:新建成套放電儀需3.765萬元,走備修流程需1.506萬元,自主修復可依托利舊備件大幅壓縮成本。秉持“能修就不換,能省就不花”的原則,技術骨干迅速行動,通過拆解設備、逐點測量,精準鎖定電源板故障,從利舊備件庫篩選適配配件完成更換。經蓄電池組核容測試,儀器工作正常、數據精準,直接為公司節省備修費用1.506萬元——這既是自力修復的實效體現,更是降本增效的生動注腳。
棒一2線粗軋機架整流變14#柜高壓斷路器突發儲能故障時,班組先更換備用設備保障生產,次日便聚焦“降本修復”:外請援助成本高、周期長,自主維修雖無先例,卻能大幅節省開支。班組聯合車間機械、電氣骨干成立攻堅小組,反復研究儲能機構結構、模擬拆裝流程,最終成功拆解故障儲能電機并完成更換,經多次試驗儲能功能完全恢復。此次維修雖僅節省8796元,卻打破了“高壓斷路器儲能電機無法自力修復”的技術瓶頸,不僅亮出“敢啃硬骨頭”的降本硬招,更以“自主維修可行”的結論,為后續同類設備降本開辟了新路徑。
如今,“先算成本、再定方案,優先自主修復”已成為班組工作準則:設備故障時,先對比新購、備修、自主修復的成本差異;維修過程中,優先選用利舊配件;攻克難題后,總結經驗形成標準流程。每一次成功修復,都是降本實招的落地實踐,更是“花小錢辦大事”的成果見證。

破解安全“老難題”,以創新發明彰顯降本真章
班組深刻認識到,降本不能僅靠“節流”,更需依托“創新”驅動。針對傳統警示帶使用中的安全隱患與成本浪費問題,班組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研發智能裝備,既破解安全痛點,又實現長效降本,讓創新成果成為降本增效的有力支撐。
以往現場使用的一次性警示帶浪費嚴重,盤裝警示帶則存在安裝耗時久、警示效果弱等問題,不僅增加耗材成本,還可能因警示不及時引發安全風險。為破解這一難題,班組開展頭腦風暴,借鑒行業先進經驗,自主設計“磁吸式聲光警示器”:選用低成本元器件嚴控研發成本,反復調試人體感應靈敏度與聲光警示強度,最終成功研發出具備磁吸固定、人體感應、聲光雙報警功能的便攜式設備。
經現場應用驗證,這款智能警示器的裝拆效率較傳統警示帶提升90%,且無需重復采購耗材,每年可顯著減少警示帶費用支出;同時,聲光雙模式報警覆蓋范圍更廣,能有效提醒過往人員規避風險,防止安全事故發生。既省成本又保安全,這款創新裝備既是班組破解安全難題的務實舉措,更是“創新驅動降本”的生動實踐,完美詮釋了“安全與降本可雙贏”的深刻內涵。
從規范操作守安全、夯實降本根基,到自力修復攻難題、亮出降本硬招,再到創新發明破痛點、彰顯降本真章,中南股份能源環保部動力車間開關站班始終以“實招”謀劃降本,以“真章”檢驗成效。未來,班組將繼續聚焦生產痛點難點,拿出更多降本硬招、創新實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能。 (蔡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