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實習記者 屈雨欣 報道
李思萌 攝影
“不要把環保和生產對立起來,二者其實是一體的”,7月29日,柏美智慧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美智慧)董事長徐潛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他指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需突破“環保投入即成本負擔”的傳統認知,借助“三流合一”(即生產流、環保流、能源流)等數字化技術實現環保與生產的協同增效。

圖為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徐潛
技術創新: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減排”
“北京的PM2.5濃度已降至35微克/立方米左右,藍天越來越多,這其中有相當部分鋼鐵行業環保改造的貢獻”徐潛說道。柏美智慧研發的“三流合一”智能決策體系EcoTOM系統,一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過整合生產流、環保流、能源流數據,構建動態優化模型,從節拍控制、優化、監測,充分考慮能源使用、碳排放、污染治理等的相互影響。借助能碳污協同界面的節拍控制,提升銜接效率;實時追蹤能耗與排放數據節點,保障調控數據底座穩定性;優化工藝本體熱反應效率,通過AI精準調控,實現節能降碳,真正實現了“源頭治理”。
實踐成效:環保與效益的雙贏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97家鋼鐵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147家企業、6.01億噸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50家企業、1.81億噸產能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皞鹘y環保模式下,生產與減排往往對立”徐潛直言。鋼鐵企業普遍面臨環保設施運行效率低、能源浪費嚴重等問題?!叭骱弦弧睒嫿ǖ膭討B優化模型助力鋼企實現:綜合能耗降低10%~15%,碳排放與污染物協同削減,技改投資回報周期縮短30%,綜合噸鋼節能增收10~30元。
對于未來,徐潛表示,柏美智慧會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積極探索減污降碳協同路徑,持續深化數字化技術應用,構建智能管理體系,繼續致力于為鋼鐵企業的生產和環保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