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報道
許心 趙萍 攝影

圖為中國二十二冶展臺展示的鋼結構建筑模型
11月6日—9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下稱2025年中國住博會)在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屆展會聚焦“好房子”建設、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城市更新等領域,集中展示了“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中的最新成果。
作為綠色建筑領域標桿性代表與未來建筑發展重要方向的鋼結構住宅,在該屆展會上展出了哪些最新突破性進展?跟隨《中國冶金報》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現場看看吧。
低碳特質更鮮明
走近2025好房子科技展廳,展廳外讓人眼前一亮的,便是本該屆展會備受矚目的首鋼近零碳“好房子”項目。

圖為首鋼近零碳“好房子”外貌
該項目以“近零碳”為核心目標,構建了覆蓋九大系統(高性能圍護系統、綠色建材系統、太陽能光伏系統、水資源利用系統、五恒系統、智慧控制系統、綠色交通系統、碳匯系統、固廢分類處理系統)、集成36項創新技術的完整技術體系,實現碳排放較基準降低60%的顯著成效,有三大特色。
首先是能源結構革新。該項目采用了分布式光伏技術,屋面光伏板面積占比超過屋面總面積的65%,年發電量可完全滿足公共區域全部用電需求,實現清潔能源自給。在暖通空調系統上,該項目通過高效空氣源熱泵配合熱回收新風機組,全熱回收效率超70%。最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可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根據室內外環境參數自動調節運行策略,實現能耗最優,實測顯示該項目系統較傳統暖通系統節能超30%。
其次是材料循環利用。?該項目鋼結構主體采用可循環設計,80%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圍護系統創新應用高性能保溫材料與三玻兩腔節能窗,整體保溫性能提升20%,有效降低建筑運行能耗,且所有建材均建立了碳足跡檔案,為后續的碳核算和碳交易奠定基礎。
最后是水資源高效利用?。?該項目建立了雨水收集與中水回用系統,通過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處理后的中水可用于沖廁、綠化等非飲用水用途,實現水資源利用率提升35%,大幅減少淡水消耗。
可以看到,該項目從設計到運營,始終貫穿綠色建造理念,通過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與智慧能源管理,形成“設計-建造-運營-回收”的閉環低碳模式,實現了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為鋼結構住宅綠色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智造優勢更突出

圖為免焊耐震重鋼結構預制件
智能建造技術是該屆展會上鋼結構領域的另一大亮點。鋼結構建筑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可在工廠預生產、現場快安裝,不受作業現場環境限制,且施工現場相對清潔,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在展會現場,《中國冶金報》記者看到,基于模塊化建造,疊加智能化要素的鋼結構建筑實現了從設計到施工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展會現場,不僅有焊接機器人、激光切割裝備等先進制造設備展示,還有BIM(建筑信息模型)軟件等前沿數字化技術的最新應用。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通過預制構件和標準化設計,大幅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建造成本。而BIM技術的應用,則實現了從設計到施工的無縫銜接,通過三維建模和模擬分析,不僅優化了鋼結構建筑的布局和結構,還降低了材料浪費和施工成本。
《中國冶金報》記者了解到,首鋼近零碳“好房子”項目在施工環節采用模塊化安裝工藝,鋼梁鋼柱實現“四層一吊”高效作業,單層主體結構安裝僅需2天,整體施工效率提升超50%。工廠化生產使得建筑精度大幅提升,墻面平整度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遠高于傳統施工標準。同時,針對低層房屋,首鋼發揮鋼結構、混凝土結構各自優勢,聯合開發了鋼框架輕體墻鋼卯榫體系,實現了兩層主體結構在24小時內快速安裝。
此外,中國五冶集團展臺一款可實現高空無人作業的磁吸爬壁機器人格外引人注目。據介紹,該機器人通過磁吸在鋼結構上爬上高空,可以自動識別焊縫,實時監控焊接質量,施工與檢測同步完成,不僅減少了人工操作的誤差,還大幅提升了焊接質量和效率,實現鋼結構建筑焊接質量的可控和高效。
鋼結構建筑智能建造平臺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引入施工過程,由機器人主導流水線作業實現工廠的工業化生產與現場模塊化組裝,并通過實時監控施工進度和質量,實現了對項目的動態管理,不僅減少了人為干預的風險,還提升了建造效率和精度。可以看到,從模塊化建造到智能管理,技術革新正在重構鋼結構建筑產業生態,共同推動鋼結構住宅加速向“智慧建造”邁進。
安全舒適更宜居

圖為由鋼結構制造的室內樓梯標準件
這是《中國冶金報》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的由裝配式鋼梁梯+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踏步板制成的室內樓梯標準件。該標準化樓梯不僅免裝修設計、可重復拆裝、1小時快速安裝,還具有非常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時可不先于主體結構破壞,暢通逃生通道,且材料用量只有傳統樓梯的1/4,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展會現場,鋼結構住宅的安全可靠得到了充分展示。首鋼近零碳“好房子”采用的鋼材具有20%以上的延伸率和10倍于混凝土的沖擊韌性,能有效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并顯著降低地震力。而首鋼創新研發的鋼框架-防屈曲鋼板剪力墻減震體系通過特殊的構造設計使結構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穩定,抗震性能較傳統結構提升20%。這一技術已在首鋼二通廠示范項目中得到驗證,獲得了行業專家的高度認可。
鋼結構住宅的空間可靈活設計優勢也得到了突出展示。首鋼近零碳“好房子”項目采用創新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實現了建筑空間的極致靈活性。通過設計,室內空間完全擺脫了傳統承重墻的限制,實現了100%的自由分割。在展示的156.91平方米樣板房中,該項目僅用一根承重柱就支撐起了7.2米面寬的客廳空間,這種設計不僅提升了空間利用率,更為住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布局自由度。更重要的是,這種結構設計完美適配了家庭全生命周期的需求變化。通過可移動隔墻系統和標準化接口設計,同一套住宅可以輕松實現從單身公寓到三代同堂的靈活轉換。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致力于打造“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好房子,為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
此外,展會上還有企業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鋼結構防火涂料技術。該產品通過精準配方研發,不僅具備優異的耐火極限,能在火災發生時有效延緩結構坍塌,為救援爭取寶貴時間,同時采用環保配方,不含甲醛、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實現了安全防護與綠色低碳的雙重保障,還可根據不同建筑場景提供定制化的適配產品。
2025年中國住博會不僅是一場建筑領域的科技盛宴,更是鋼結構建筑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融合,從綠色低碳到智能建造,鋼結構建筑正以全新的姿態,引領建筑行業邁向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的未來。隨著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拓展,鋼結構建筑必將成為“好房子”建設的核心力量,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環境。




























